亚博机器人
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亚博机器人 > 新闻动态 > 周恩来陈毅贺龙聚餐,陈赓直接往碗里吐两口,毛主席却大笑起来

周恩来陈毅贺龙聚餐,陈赓直接往碗里吐两口,毛主席却大笑起来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06

阅读本文前,您可以点击【】成为铁粉,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,免费了解党史热点、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,不忘历史,永记先辈!

1947年6月份,咱们说的那个解放大战,已经走到了它的第二年。

经过整整一年的战斗,人民解放军成功打败了国民党军,消灭了他们112万人,还抓了或者打死了202名旅长(将军)级别以上的高级军官。这样一来,国民党军的兵力大幅减少,他们的嚣张劲儿也被狠狠地打压了下去。

一年的工夫,人民解放军靠抢来的武器把自己给装备上了,队伍人数也越来越多,慢慢地就把战场的控制权给拿在手里了。

1947年春天,3月份那会儿,胡宗南的部队朝着延安打了过来。毛主席特别有远见,他决定先退一步,暂时离开延安。所以,就在那个3月,咱们党中央从住了好多年的延安革命根据地撤了出来。

六月初的时候,毛主席他们一行人离开了王家湾,来到了一个叫小河村的地方。

小河村位于陕西跟甘肃交界的沙漠旁边,敌人一番搜寻没结果后,毛主席他们就在小河村呆了一个多月。

六月的时候,小河村西边那个叫石屹崂的地方,毛主席牵头搞了个中央的扩大会,主要是讨论军事上的事儿。

周恩来、彭老总、任书记、贺帅、陈老总、陈将军、王司令员、杨副总理等一众领导人出席了会议。会上,众人围绕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的局势和任务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
战争局面还是挺紧张,大家商量后决定:刘伯承、邓小平带着部队,用大约半个月时间,直接挺进大别山。

会议一完事儿,毛主席就吩咐手下人安排顿饭,好让那些平时各忙各的、难得碰头的战场上的大领导们一块儿坐坐。大家伙儿好久没见了,这回聚在一起,边吃边聊,感觉特别亲近。

餐桌上气氛热烈,老战友们凑一块儿,话题不断,大家边享用美食,边聊得热火朝天。

大厨们精心给各位领导准备了一桌美食,在大家边吃边聊的时候,一位厨师端上来一个新菜,他说:“这道菜有个特别的名字,叫‘三不沾',各位领导不妨都试试味道。”

领导们瞅了一眼,发现这道菜是用鸡蛋做的。厨师赶忙给大伙儿解释,说是因为这菜里油放得足,吃的时候筷子挑不起来油,碗边也不留痕迹,吃进嘴里更不会粘嘴,所以这道菜就叫“三不沾”。

饭菜摆上桌,那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,让人馋得不行,恨不得立马大吃一顿。

大家还没开动,陈赓就急着把鼻子凑近碗沿,深吸了一口气,说:“这味儿,真香!”说完,他话锋一转,聊起了自己在上海的那些日子。

陈赓讲道:“各位,记得在上海那会儿,有次我在路边小店吃饭,刚吃没几口,就来了个乞丐,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咋讨饭的?”

众人聚精会神地围着他听,这时陈赓“啪嗒”“啪嗒”两声,朝碗里吐了些东西,接着讲道:“瞧瞧,这饭还咋吃嘛,我只能把饭让给他了。”

讲完之后,他突然像恍然大悟似的:“糟糕,糟糕!我竟然真的吐出来了!”

毛主席对陈赓挺了解,这家伙在部队里是出了名的爱开玩笑。毛主席一眼就看穿了他那点“小九九”,哈哈笑着说:“陈赓啊陈赓,想吃就直接吃嘛,别跟大伙儿绕弯子了。”

主席真是懂我的心思,那我就不客气地接受了。陈赓跟着大笑起来。

他拿起碗,把那份“三不沾”吃得干干净净,在场的领导人都清楚陈赓的脾气,所以大家都没觉得有啥好奇怪的。

餐桌上还是热闹非凡,大家聊得兴高采烈。

1947年快过完一半时,中央军委有了新的打算:人民解放军主要任务是冲进中原,打开新的中原解放区的大门,然后一步步开始战略反击。

到了1947年年底,战场上的形势已经大不一样,毛主席直接说:“咱们眼看就要赢了。”

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,咱们的人民军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,国民党那边的蒋介石和他的蒋家王朝垮台了,蒋介石只好逃跑。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向全球宣布,咱们的新中国成立了。

聊聊毛主席和陈赓吧,他们其实很早之前就认识了。

陈赓在战场上是个猛将,冲锋陷阵毫不含糊,打起仗来特别厉害,工作上也是一丝不苟,非常严谨。不过,私底下他却是个风趣的人,特别爱开玩笑。毛主席跟他平时相处久了,对他的性格了如指掌。

我还记得1943年夏天有那么一天,毛主席在延安的抗大给大伙儿讲话,底下一大片人,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呢。

陈赓坐在最前头那一排,但就在毛主席讲话那会儿,他突然间坐不踏实了。他开始这儿瞅瞅,那儿看看,手也不老实,一会儿摸摸耳朵,一会儿挠挠头皮。

突然间,他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,丢开自己的位置,直接就往毛主席坐的主席台方向迈步。

毛主席挺吃惊的,一看陈赓走上前来,他有点懵,直接就问:“陈赓啊,你这是有啥火烧眉毛的事儿?”

陈赓啥也没说,径直走上前,拎起讲台上毛主席的搪瓷杯子,咕咚咕咚喝起来。喝罢,他一抹嘴,立马站得笔直,敬了个礼,动作流畅得很。

他跟毛主席说:“天气太热,我喝了主席您一口水,现在感觉好多了。”

他讲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,会场里的人都乐开了花,连毛主席都忍不住笑了,脸上洋溢着笑意,没有责怪陈赓这样的行为。

陈赓身上老是发生这种有意思的事儿。

1945年春天那会儿,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的杨家岭,就是那个中央大礼堂里开了。在这次大会上,陈赓被大伙儿选为了中央的候补委员。

会议一完事儿,毛主席就和好几百位代表一起照了个相。这时候,陈赓从人堆里挤了出来,直接朝毛主席抛了个疑问:“主席,候补到底是个啥意思啊?我陈赓是给谁候补的啊?”

没等毛主席来得及回应,旁边的人就接茬道:“这就像屁股后面插了根党参,等着候补呢。”一听这话,在场的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。

闹着玩时,大家伙儿忍不住开始捣蛋,跟陈赓嬉闹成一团,陈赓挡不住,一个劲儿往毛主席、朱老总这些领导旁边窜。就因为陈赓开的那个玩笑,整个场面变得更加热闹非凡,笑声连连。

说起来,陈赓投身革命多年,一直是个爱逗乐子的人,领导们早就摸清了他的脾气,毛主席也不例外。

陈赓这脾气,从打革命那会儿起,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都没咋变。

在朝鲜战场上,中国志愿军的大头头彭德怀,性格那叫一个火爆。要是仗打得不顺溜,彭老总可不含糊,会直接上火开怼。说起来,彭德怀自己也爱开玩笑说:“我这脑门上像是长了俩犄角,一不小心就顶到别人,惹人不痛快。”

彭老总发火的时候,陈赓就会用些搞笑的话来帮他消消气。

陈赓从朝鲜战场凯旋后,接到了一个新任务,那就是筹建哈军工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面对周总理和毛主席时,那份独特的性格依然没有丝毫改变。

哈军工刚开始建的时候,房子不够用,陈赓大将就直接跑到西花厅去找周总理帮忙。他干脆在卫生间外面等着,非得见上周总理一面不可。这事儿要是换个人,肯定做不出来。

他堵在洗手间门口,就等着周总理一出来好签字。周总理笑着摇摇头说:“陈赓啊,你可真有招儿,居然追到厕所里让我批文件。这可是你的独创,得记到你的回忆录里头去。”

哈军工打算办份校内报纸,陈赓瞅准时机,跑去跟毛主席商量,想给这报纸取个名儿。毛主席也挺给面子,答应了陈赓的请求,给哈军工的报纸定下了“工学”这个名字。

陈赓的搞笑天分,在与大领导的日常打交道和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儿里,都能看得出来。不过,这可不意味着他在工作上会含糊,他仍旧是个非常严谨、尽职尽责的将领。

他呀,是部队里头那个逗大家乐的“活宝”,只要有他在场,笑声就绝不会缺席。可谁也没想到,那位平日里总是笑嘻嘻的将军,在1961年却给所有人心里留下了最深的伤痛。

1961年3月16日,58岁的陈赓离开了人世,他走的那年,还没正式迈入60岁的门槛。

陈赓的离开,让好多人都心碎了。毛主席觉得特别可惜,周总理心里头也难受得很。聂荣臻、李克农、宋庆龄更是哭得停不下来,他们都是陈赓的老朋友,亲自来送他最后一程。

陈赓大将军走了,但他的传奇还在流传,人们对他的怀念也一直铭记于心。

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(点赞、评论、转发)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【】,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


Powered by 亚博机器人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top